秦老太太已经湿了一条帕子,点点头,道:“是该这样,你赶紧打点,那边冷,多准备御寒的冬衣,不必计较什么样式,最重要是够厚重保暖的。如果可以,再张罗些药材。他们都是报喜不报忧,这一路走过去,路途遥远,哪怕受一场风寒也都够受的。这老的老,少的少,一时半刻肯定养不好,西北又贫瘠,多准备些药材是好的。”

王氏点头称是,又对两个妯娌道:“你们若有东西想捎去的,也都准备着,比如家书什么的。”

“大嫂,我有的。”顾氏连忙道。

秦老太太看她们明显都坐不住了,就道:“你们都下去吧。”

妯娌几人行了一礼,就要退下,只是王氏又被留下了。

秦老太太让丁嬷嬷取了匣子来,递了过去:“如今家里要开蜜饯铺子,又要给他们打点物事,还得给他们留几个银子支用,以防一时之需。这里的银子不多,你都拿去吧。”

“母亲,我那里还有一点的,您就留着做体己吧。”王氏推拒。

秦老太太道:“秦家现在势微,我一个老太太拖着这么个病体,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,也不见人,用度也都有安排,还要这个体己做什么?肯定先用在刀刃上。待得以后手宽了,你再给我攒几样东西,等以后我老了,给他们一个念想就行了。”

王氏看她脸上的皱纹明显增多也更显老态,想起秦流西的话,抿了一下唇,道:“母亲且放宽心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这银子我就先拿去垫用,待铺子开起来了赚了银子,再给您这匣子补回来。”

秦老太太含笑点头,这才让她退下。

待王氏走了,她又拿着家书凑在眼前来来回回看了几次,老泪纵横,道:“也不知我能不能活到能看到他们回来的那一天。”

丁嬷嬷擦了擦眼角的泪,道:“您放宽心,就会的。”

秦老太太叹了一口气,又再次看起信来。

王氏回到院里,发现秦流西也在,便笑着说:“你也在就正好,西北那边传了信来,你父亲也写了一封家书,快来看看。万姨娘,你也过来听听。”

万姨娘巴不得呢,脚一动,又怯怯地看向秦流西。

秦流西瞥她一眼:“这个德字,回头给我抄

章节目录